夫子會故事 #004---- 《寵幸妲己》
4.《寵幸妲己》
(一)
妲己,蘇氏部落女,傳說她非常非常美麗,史上這樣描述妲己:「烏雲秀髮,杏臉桃腮,眼若秋波,隆胸纖腰,盛臀修腿。」她吸引和迷惑異性的能力無可比擬,有傾國傾城的能力,歷史稱為中國四大美人之一,她是有蘇國(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)人,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帝辛(紂王)的王后。
妲己是有蘇氏諸侯的女兒,帝辛征伐有蘇氏,並且將有蘇氏族人打敗,之後有蘇氏投降,把女兒嫁給帝辛為妃,並深得帝辛喜愛,立為王后。帝辛沉迷於妲己的美色,荒理朝政,對她言聽計從,甚至到了「妲己之所譽貴之,妲己之所憎誅之」的地步,這是古書《列女傳》說的。
(二)
帝辛,後史隨從周人稱他為紂王、商紂王、殷紂王,是「商」最後一代的君主。
帝辛力大無窮,威猛高大,自幼聰敏過人、反應敏捷。《史記·殷本紀》說他孔武有力,能手格猛獸,神勇冠絕一時。帝辛三十餘歲即位,當時商朝開國已經六百年,可謂國力雄厚,物阜民豐。正值帝辛血氣方剛, 剛愎自用,於是憑豐沛的國力與自己過剩的精力,大舉向東南方發展,征服各地部族,從而拓地無算,國威遠播。
據《左傳》記載:西元前1047年,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打有蘇氏部落。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,在滅亡和投降之間,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後者,獻出牛羊、馬匹及美麗的女兒、族人的公主妲己。
今天部分歷史學家認為:帝辛深深喜愛妲己,立為王后,但是,原來的商朝貴族和大臣對此非常不滿,而且矛盾極大極大,導致商朝內部出現極大的危機,同時,商朝仍繼續經常四處征伐,連年用兵,擴大商朝人的控制範圍,國家危機進一步加深,給予敵人可乘之機,在當時商朝的軍隊調往東方和北方作戰的時候,在西面的周武王藉着這個機會,全力襲擊沒有主力軍隊保護的商朝首都朝歌,一舉將紂王帝辛消滅。
(三)
中國傳統四大演義經典《封神演義》,最流行於明清兩代、民國及建國初年,按這部小說的說法:妲己是千年狐狸精附體,因為姜子牙殺了妲己很多同族狐狸,所以,狐狸精才附體妲己,才來禍亂天下的,狐狸精附體的妲己將紂王迷惑,加深商朝內部的矛盾,紂王才變得如此乖戾,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。當然,這是小說的說法,不足為信,但卻有很深的隱喻,能表現出商末政治形勢。據《晉語》記載:「殷辛伐有蘇,有蘇氏以妲己女焉。」也就是說妲己是帝辛征戰得勝的「戰利品」。
果然,妲己獲得帝辛專寵,紂王為了投其所好,建了鹿台高閣,收納天下各地無數奇珍異寶供蘇妲己欣賞。有說當時殷紂王執意築鹿台,一為長期駕馭臣民,二為討好妲己,遊獵賞心。鹿台之興建,勞師動眾,集各地名匠,聚全國財寶,整整用了七年時間才完工。鹿台是一座豪華壯麗的宮殿,據稱當中宮廷樓榭數百間,斗拱飛簷,雕樑畫棟,富麗堂煌,豪華蓋世。殷紂王攜妲己及歌女一連飲樂三日,以示慶賀。
(四)
建造鹿台中死傷無數,百姓們怨聲載道。鹿台的建造為殷滅亡敲響了喪鐘,然而帝辛繼續沉迷酒色,以致民心崩離,諸侯開始背叛他。周室有見帝辛日益昏亂暴虐,於是聯合天下諸侯,宣佈帝辛的十大罪狀,以堂堂之陣,正正之旗,進軍商都朝歌。帝辛退入城中,登上鹿台,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,自焚而死。紂亡台毀,妲己也被殺。
據《縣誌》記載,唐代就鹿台舊址重建鹿台寺,以啟迪後人,現遺址尚存。
鹿台是殷紂王暴虐的罪證。有詩記之:
憶昔商王起鹿台,
罔思固本聚民財,
而今台散空台榭,
惟有閑雲自往來。
關於妲己的種種記載及傳說,已經家喻戶曉,深入人心,一直到十九世紀末,二十世紀初,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,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,其中的玉器,銅器等各種器具,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「卜辭」,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,遠較明代,甚至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,才對妲己和商王帝辛的更多方面的真實面貌,綜合歷史的記載和今天發掘的資料,很高興我們有了更多,更接近事實的評估。比較有趣的就是:商朝妲己的這個故事,和春秋戰國時晉國的驪姬故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!
返回文化推廣列表